Please wait a minute...

上海视觉

2023 年,第 0卷,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2-20 上一期

主编寄语

PDF (605KB) 79 RichHTML 79
特稿

蓦然回首,一片流光溢彩——上海大剧院巨幅壁画《艺术女神》项目纪实

二十五年前,上海大剧院完美建成,成为了国内将现代文化建筑与杰出艺术相结合的一个范例,它不但重启了一个优良的中国建筑与壁画艺术相结合的古代传统,还是上海当代文化史华丽转身的一个标志。这应归功于上海政府具有前瞻性的文化规划、海派文化的包容性与著名华人艺术家的无私奉献。本文详细地记录了丁绍光为上海大剧院创作巨幅壁画《艺术女神》项目实践的前后过程,作为对一段历史的回忆。
PDF (2590KB) 137 RichHTML 137
本期主题——传统与当代的融汇

生生、尺度与中和:我国传统地理学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我国传统地理学与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地理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不但有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也涵盖了礼仪、民俗、宗教等知识体系。它在这种复杂而复合的知识体系中寻求“人”与“人之外的世界”的亲密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发掘人的价值所在。它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生生不息的生态哲学、顺时节用的生态道德、和谐共生的生态理想等方面。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它在破除人类中心主义、重新审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倡导人诗意地栖居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PDF (1414KB) 102 RichHTML 102

ChatGPT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四重情感逻辑

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的ChatGPT,以其敏捷的应答反应和跨领域的文化传递立即受到全球关注。越来越多的科技专家、人文学者及普通用户加入了使用和研讨行列。但是,仅仅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考察ChatGPT在各领域的快速渗透及巨大影响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从人与物关系的视角进行的观照;还必须从人与人关系的视角进一步探究其迅速发展的内在机理,即人类的情感逻辑。本文以ChatGPT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日渐趋热之现状为切入点,在对这一领域现实图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ChatGPT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背后的四重情感逻辑,探索科技发展与人类精神之间互动共进的密切关系,进一步确认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与存在意义,以期实现对科学技术之人文属性的回归。
PDF (2366KB) 115 RichHTML 115

数字影像在戈贝兰编织艺术展示中的应用

戈贝兰编织是艺术创作与工艺制作的完美结合,在传统艺术领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科艺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影像为戈贝兰编织艺术展示的当代跨界与形态重塑提供了新路径。本文以数字影像在戈贝兰编织艺术展示中的应用实验为切入点,探索两者的构建基础、应用形式与现代表现,打破艺术与工艺之间的藩篱,将现代设计思想引入传统艺术创作中。相信历经活化式坚守与研究式开拓之后,传统艺术将被引入一个更开阔的领域之中。
PDF (2258KB) 113 RichHTML 113

大拙至美——中国传统夯土建筑的现代演绎

以生态文明作为国策,低碳发展是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城市中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愈演愈烈,人们开始反思并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建造方式。夯土建造技术是我国传统且历史悠久的建造方式之一,它不仅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更具有生态环保的低碳特性。本文将通过介绍中国传统夯土建造历史以及现代夯土工艺在现代建造中的应用与叙事特征,探寻后工业化时代的“自然回归”之路,打破建筑技术“一元化”的困境,借古人之智慧打造未来低碳发展之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PDF (3322KB) 80 RichHTML 80

中国园林中的“半隐”空间营造及艺术启示——以苏州园林为例

中国园林作为东方空间美学的典范,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古代文人士大夫不用深居山林,也能追求隐逸的需求,这在园林的空间营造上带来了潜在的指向——隐。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文化的代表,以此为例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提出以“半隐”的视角来分析园林空间在不同层面上的感知体验,通过对“裁半”处理的建筑形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这种手法在美学、心理学、哲学上所带来的精神表达。另外,分析讨论“半隐”空间的表达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及所列举的现当代艺术之间的共通之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空间的独特理解。希望能够从既存的艺术框架中追溯我们的文化源头,重新认识园林中物—景—人的关系,拓展传统美学对当下艺术创作的意义。
PDF (4335KB) 106 RichHTML 106
理论研究

视觉艺术研究方法视域下的数字中堂画解读

数字中堂画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三十年的高速发展,通过文化市场已传播至千家万户,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视觉文化现象。本文运用图像学、形式分析、符号学等视觉艺术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读解,探讨这一诞生于后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民间图像艺术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剖析数字中堂画折射出的文化本质与时代意义。本文做了一些理论基础探索,希望学界对此研究能给予更多关注。
PDF (3263KB) 108 RichHTML 108

非遗进校园传播路径探索——以罗泾十字挑花为例

全球性视角下传统非遗传播模式遭到价值导向冲击,学校成为传承与弘扬非遗的最佳途径。文章聚焦非遗校园传播路径,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泾十字挑花进入东华大学作为研究案例,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建立非遗校园传播效果的评价维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非遗的认知水平与情感态度正相关,大学生对非遗的情感态度与行动意向正相关;非遗校园传播在大学生的认知层面上的传播效果最显著,想要在态度层面引起质的改变仍较为困难。由此,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四个方面总结非遗校园传播的经验与方法。
PDF (2427KB) 93 RichHTML 93

艺术营销视角下儿童“局外人艺术”画作的消费意愿研究——基于审美感知的中介效应

精神障碍类(如自闭症等)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常借助绘画等艺术方式表达自我,与社会交流。由于该群体绘画作品独特的原真性和强烈的情感表现,他们的绘画作品被归为“局外人艺术”。“局外人艺术”的营销往往强调局外人艺术家的特殊性,试图获取消费者的同情。然而这忽视了消费者个体的美感经验,也忽视了消费者对艺术的审美感知,反而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本文研究艺术营销不同的情境线索下,消费者对儿童“局外人艺术”消费意愿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强调审美感知对美感经验和消费意愿的中介效应。这有助于“星星的孩子”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可和支持,也有助于儿童“局外人艺术”在艺术营销中采取适宜的策略。
PDF (1617KB) 90 RichHTML 90
艺术实践

隋唐时期出土文物的保护与仿制——以萧后12钗为例

隋炀帝萧后12钗是目前考古发现等级最高、时代最早、出土最完整的隋唐时期皇后用钗,但保存状况极差。本文利用现代检测分析手段,对这组钗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钗的保存状况、形状结构、材料属性及加工工艺,并在此基础上仿制了12钗,为考古学、科技史、材料发展史、艺术史、文物保护技术等深入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PDF (6486KB) 84 RichHTML 84

CNN算法在玻璃陶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工艺美术设计中的玻璃、陶瓷等器物,其造型的归纳和设计是所有设计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提高设计的效率便是所有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CNN算法智能模型对造型进行智能分类,设定好CNN模型,选择激活函数relu,最大池化方法,对输出结果做Softmax处理,并采用交叉商损失函数,Adam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得出高精度低损失的模型。借助该模型,能够很快地辨别所设计的结果是否符合现代陶瓷玻璃的造型设计规律以及市场的运用,以便更好更快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制作中。
PDF (2016KB) 80 RichHTML 80

当代街舞创作的美育导引——以《这!就是街舞》作品为例

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把美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对美育的重视也为街舞美育提供了政策指引与机遇。自2015年街舞进入本土化阶段后,网络街舞综艺使不少优秀的街舞作品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基于此现象,文章以审美判断的角度切入街舞美育;挖掘街舞作品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寄寓功能;分析街舞独特的身体想象逻辑,延展出审美理解力与创新精神相关的高阶思维能力。在街舞美育上,应进行“表演”“教学”“创作”的多维度挖掘,发挥其扎根时代、面向人民的特点,将街舞正式纳入到现代舞蹈美育体系当中来。
PDF (1827KB) 98 RichHTML 98

清华大学图书馆西文古籍修复实践浅说

近年来,国内日益重视古籍保护,但西文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却少有人关注。清华大学图书馆对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一直秉持着传承和创新并行的理念。作为西文古籍收藏的重要单位,在摸清馆藏家底的基础上,力图对其保护修复探索有效路径。本文以馆藏《约翰·洛克著作集》的修复为个案,从修复预案、材料准备及制作、书脊与局部细节处理等一系列西文古籍的修复实践出发,探讨西文古籍修复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PDF (4239KB) 134 RichHTML 13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中长视频服务现状与思考——以哔哩哔哩平台为例

本文基于对26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B站中长视频服务的实证研究,对开通使用情况、视频制作概况、热门视频特征等进行调查分析,论文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发现了新媒体环境下“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中长视频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中长视频服务建设建议,研究成果对高校图书馆开展中长视频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PDF (1460KB) 104 RichHTML 104
艺术批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美术与批评

在清末民初的文献中,从新文体至白话文的出现,是与科学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相伴而行的。从专门化的学问到普适性的价值观念,科学主义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现代美术的塑造,涉及到美术的技术化改进与学理化转型,使得美术成为了现代社会与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与科学早期的互文关系,则多体现在当时学界的争鸣之中,以批评的先声形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架构。从讨论的文体到辩证的分析,也体现了科学话语共同体的建构在现代美术乃至人文发展中所起到的潜移默化作用。
PDF (2747KB) 78 RichHTML 78

电影《美丽人生》的创伤叙事与国际争议

《美丽人生》(1997)是由意大利导演罗伯托·帕尼尼执导的电影。2020年,该电影的4K修复版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犹太人父亲为了在集中营里保护儿子的童心,于是假装集中营的折磨是一场游戏,最终让儿子熬过困境的故事。国内对于该电影的研究集中在歌颂父爱与人性、从哲学角度探讨乐观精神、分析电影的声音和画面等内容上。该电影因感人至深的父爱和高超细腻的制作技巧,在国内赢得一片赞誉。然而在国际上,电影却因历史呈现、喜剧形式和人物刻画等原因饱受争议。本文探讨了该电影的创伤叙事,对国际上的争议做了探讨分析。本文认为,争议的实质是艺术化的审美观与强烈的道德观之间的冲突。在文章结尾,本文针对电影该如何呈现创伤性的历史事件也做了开放式探讨。
PDF (2476KB) 94 RichHTML 94
教学探索

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工作室教学新模式探究

工作室教学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内驱动力,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2015年开始探索工作室教学,立足本专业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以本专业工作室“FDC Studio”为切入点,本文探讨工作室教学的定义,新模式的应用,及其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施路径、作用与思考。
PDF (1602KB) 95 RichHTML 95

浅议项目制课程的范式进化——浙江乡村营造课程实践启示

艺术设计类院校以“为社会服务”为主轴展开项目制设计课程,并根据不同的设计类型在实践中形成自有的结构范式。但由于课程条件的约束,面对不同社会语境中的不同议题,现有的项目制课程也存在很多弊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经过十多年的深耕探索,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设计实践方面,师生团队建设了完整的系统共建型项目制课程。课程从场域资源的再认识和再利用设计出发,用艺术活化地方,再到配合行动者共建地方服务系统,自下而上地由学生主导形成新的教学力量。不论是课程的设计组织、结构流程、社会服务路径,还是教学思维和逻辑层面的知识融摄、教学认知、教学方法论等方面,都为营造设计类项目制课程的新范式提供了实证基础。
PDF (2752KB) 83 RichHTML 83

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新冠疫情带来的变革,不仅重塑着设计行为,也重塑着设计行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作为设计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设计技能,更需要形成适应当下环境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以应对设计转型带来的新问题与挑战。本研究从设计基础教程的变革入手,探讨设计学科教育方式的转变,帮助本科学生转换素养,训练学生形成面向未来行业发展的设计思维。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在设计思维与双钻模型理论框架下,运用观察法、问卷法,提出BOPPPS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后测、总结六个环节,通过从具象到抽象的教学内容,从思维到实践的课程推进,建立三维一体的评价模式,完成学生面向未来设计行业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素养的培养目标。
PDF (4736KB) 89 RichHTML 89

课程思政在设计艺术学科专业型课程中的构建

长期以来,思政类课程在设计艺术教育中与专业型课程一直呈现分离的状态,学生在进入高年级之后主攻专业型课程,思政类课程退出学习范畴,学生很容易忽视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设计艺术学科专业型课程与思政相融合,不但有助于立德树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设计艺术人才,也是提升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行业设计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专业型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课程的特征,设计适当的授课形式,将思政内容巧妙融于专业型课程体系中;注重课上课下教学的衔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双重目标。
PDF (1930KB) 93 RichHTML 93

青年价值观培育的认识论基础与策略探讨——兼论艺术高校如何发挥经典美术作品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高校作为青年工作的主阵地,重在以知识教育实现对青年学子价值观的塑造。知识是价值的载体,价值寓于知识之中,这是现代认识论的基本共识。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阵地,讲好思政课要求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求以知识为载体,以价值观培育为目的,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艺术高校为提高思政课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应发挥艺术特色,讲对知识理论,筑牢价值载体;用好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借助艺术作品,丰富教学方法和内涵。
PDF (1413KB) 90 RichHTML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