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竹, 叶珉.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03):44-49, 53.
|
[2] |
新华社. “一带一路”十周年|轨道交通:铺筑发展振兴路[N]. 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10-12.
|
[3]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城市轨道交通2022 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R].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信息, 2022, 3(6).
|
[4] |
国家文物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N].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网.2005-08-21.
|
[5] |
常海青.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研究[D]. 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
[6] |
刘卫红. 大遗址展示理念方法问题的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2):171-176.
|
[7] |
邵根大. 修建地铁与历史遗迹文物的保护[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9(6):2.
|
[8] |
裴胜兴.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
[9] |
陆建松. 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130-136.
|
[10] |
闫增峰, 王江丽, 董俊刚, 等. 西安土遗址保护环境创造实践与研究进展[J]. 建筑与文化, 2014(3):53-58.
|
[11] |
Ping Z, Zhilong C, Hongyu Y, et al. On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to protect historical relics model[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9, 24(3): 245-249.
|
[12] |
刘骋, 张颖岚. 大遗址保护利用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反思——基于CSSCI文献的科学知识图谱[J]. 中国文化遗产, 2022(04):52-62.
|
[13] |
吴淑婷. 保护性复建的遗址展示方法可行性分析 ——以唐兴庆宫花萼相辉楼为例[J]. 城市建筑, 2020, 17(16): 130-131.
|
[14] |
郑育林. 古迹遗址的文化形象再现——对古迹遗址展示利用形式的思考[J]. 考古与文物, 2009(2):8-12,73.
|
[15] |
曹兵武. 考古发掘与考古发现[J]. 江汉考古, 2004(1):83-88.DOI:10.3969/j.issn.1001-0327.2004.01.013.
|
[16] |
白天宜. 考古遗址模拟展示方法探究——以二里头宫殿区展示设计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23):158-160.
|
[17] |
张威. 滥用的“异地保护”何时休?[N]. 搜狐网. 2021-03-01.
|
[18] |
郑育林. 古迹遗址的文化形象再现——对古迹遗址展示利用形式的思考[J]. 考古与文物, 2009(2):8-12,73.
|
[19] |
胡斌, 纵旻清, 吕元, 等. 站城一体视角下的地下遗存展示利用研究[J]. 建筑学报, 2020(S01):6.
|
[20] |
刘珊珊, 夏海山, 盛强.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考古遗址保护策略初探——以徐州彭城广场地铁站地下交通枢纽工程为例[J]. 华中建筑, 2017, 35(11):5.
|
[21] |
徐婧. 基于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国内遗址博物馆案例调查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2] |
单霁翔. 实现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遗址博物馆[J]. 博物馆研究, 2011(1):3-26.
|
[23] |
安磊.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回顾[N]. 国家文物局, 2022-04-15.
|
[24] |
郭璇. 文化遗产展示的理念与方法初探[J]. 建筑学报, 2009(09): 69-73.
|
[25] |
罗马地铁出土文物"原地"展出[J]. 中国收藏, 2017, (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