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宁. 汉字构形学讲座[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2002:83.
|
[2] |
王宁. 汉字学概要[M]. 北京: 北京师范出版社,2001:91-94.
|
[3] |
王贵元. 马王堆帛书汉字构形系统研究[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6-18.
|
[4] |
李国英. 异体字的定义与类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49-50.
|
[5] |
张峰. 侯马盟书异写字及异构字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7.
|
[6] |
黄文杰. 马王堆简帛异构字初探[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66-79.
|
[7] |
黄文杰. 睡虎地秦简异构字探析[J]. 学术研究, 2010(6):148-160.
|
[8] |
薛俊武. 转换异构——汉字起源论[M]. 西安: 三秦出版社,2010:35-36.
|
[9] |
李运富. 汉字职用研究·理论与应用[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07.
|
[10] |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高名凯.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130-137.
|
[11] |
王宁. 汉字构形学讲座[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2002:88-89.
|
[12] |
毛远明.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2:193-203.
|
[13] |
董宪臣. 东汉碑刻异体字研究[M]. 北京: 九州出版社,2017:111-118.
|
[14] |
李军. 汉语同形字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8:127-130.
|
[15] |
李苏和. 秦文字构形研究[D].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141-152.
|
[16] |
张书岩. 现代汉语通用规范字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792.
|
[17] |
姜亮夫. 古文字学[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55.
|
[18] |
侯学书. 甲骨文字形“反正或倒正无别”规律试探[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3):49-53.
|
[19] |
王宁. 汉字构形学导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5:146-147.
|
[20] |
栾传益、 栾建勋. 中国书法异体字大字典[M]// 杭州: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111.
|
[21] |
张公者. “合体”:书法第六种字体的客观存在[M]//书法合体论. 北京: 荣宝斋出版社,2022:1-5.
|
[22] |
唐兰. 古文字学导论[M]. 济南: 齐鲁书社,1981:167-168.
|
[23] |
姜亮夫. 古文字学[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38.
|
[24] |
李孝定.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论丛[M]. 台北: 联经出版社,1986:78.
|
[25] |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8:45.
|
[26] |
王凤阳. 汉字学[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755.
|
[27] |
陈松长、 吴振红. 曾侯乙墓竹简书法艺术特征浅析[J]. 上海文博论丛, 2010(2):16-20.
|
[28] |
陈松长. 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编年与研究[M].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64.
|
[29] |
张同标. 篆书异体字字典[M]. 郑州: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12.
|
[30] |
[汉]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2015:165.
|
[31] |
王平、 刘元春、 李建廷. 宋本玉篇标点整理本:附分类检索[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480-534.
|